为什么献血是免费的,用血却要收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献血时是免费的,但到了用血的时候却需要支付费用?实际上,献血本身是免费的,即献血者不会因献血而获得经济报酬。然而,当需要使用血液时,患者或医疗机构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费用,而是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技术环节相关的成本。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
为什么用血时要收费
1.血液处理成本:首先,我们要明白,献血者所献的血液并非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输血。从献血者献血到血液最终用于临床病人,中间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过程,包括采集、储存、分离、检验和运输等环节。例如,采集后的血液需要进行血型、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梅毒螺旋体等多个项目的检测,这些检测项目都需要专业的试剂和设备,因此会产生检测成本。
2.保障血液安全:历史上,有偿献血制度曾因利益驱动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国普遍推行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者出于自愿和无偿,其献血的目的是奉献爱心、救助他人,没有经济利益驱使,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同时,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血站和医疗机构需要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这些措施的实施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和成本。
用血时需要支付的费用
用血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产生于血站的“血液采集的成本费”,另一部分是产生于医院的“配血费”、“储血费”。具体来说:
1.血液采集的成本费: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弥补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环节的成本。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并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全血的收费标准全国统一为每200毫升220元。对于手工分红细胞悬液、手工分浓缩血小板、手工分冰冻血浆和机采血小板等不同的血液成分,其收费标准也有所不同。
2.配血费和储血费:配血费是指医院为患者进行血型匹配和交叉配血试验时产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按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执行。储血费是指医院为患者储存血液时产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也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
血费直免政策
为贯彻落实《献血法》,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无偿献血者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推出了血费直免政策。该政策旨在简化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效率,让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用血时能够更加方便地享受到费用减免的待遇。无偿献血者本人在临床用血时,可以享受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的减免。具体减免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无偿献血者的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在临床用血时,也可以享受与献血者本人相似的费用减免待遇。以往,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用血后需要先自行支付费用,再携带相关材料到血站或相关部门进行报销。现在,随着血费直免政策的实施,这一流程得到了极大简化。在部分已经实施血费直免政策的地区,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用血时可以直接在医疗机构办理费用减免手续,无需再额外进行报销。为了方便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查询献血记录和办理血费减免手续,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还推出了线上办理渠道。无偿献血者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以及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小程序查询献血记录,并在线办理血费减免申请;
综上所述,用血时收取的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费用,而是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技术环节相关的成本。这些费用的收取有助于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