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分流管居家护理要点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指脑脊液在脑室内积聚过多,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室扩大。脑室 - 腹腔分流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术后患者需留置分流管。那么,脑积水患者留置分流管后,居家护理需要注意什么呢?
环境与休息
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且安全的居家环境至关重要。室温应保持在 18 - 21℃,湿度维持在 55%左右,并且要定期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时,可将头部适当抬高 15 - 30°,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颅内静脉淤血。同时,要为患者提供柔软舒适的床垫和枕头,确保其睡眠质量。
分流管护理
分流管是治疗脑积水的关键装置,居家护理时要密切关注分流管的情况。首先,要避免分流管受压、扭曲、折叠,防止其堵塞。患者在睡眠和活动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压迫到分流管。家属要学会正确按压分流泵的方法,一般术后每 8 小时按压分流泵 1 次,防止分流管堵塞。如果发现分流泵按压不顺畅或无法按压,应及时就医。此外,要注意观察分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分流管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立即前往医院处理。
病情观察
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头痛、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意识模糊、瞳孔异常等情况,可能是颅内压增高或分流管出现问题,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若出现肢体无力、活动障碍等症状,也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另外,要定期测量儿童患者的头部大小,了解脑积水的控制情况。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脑积水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性饮料。饮食应以开脑、通经、健脾益肾、填精益脑、强身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用精致蛋白,如牛奶、鸡蛋、海鱼、瘦肉、豆制品等,以及新鲜蔬菜、水果,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使大小便通畅,控制体重。早期不可进易产气食物,如牛奶、大豆、饼干等,以免引起腹胀。
并发症预防
感染:感染是脑积水患者留置分流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颅内感染和局部感染。居家护理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尤其是分流管切口处的皮肤。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避免切口沾水。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可能是颅内感染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低颅压综合征:术后造成低颅压症状的原因主要有分流管选择不当和患者直立时脑室内压低于大气压导致过度分流。其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让患者平卧,逐渐适应,严重者可给予生理盐水静脉点滴。
消化道症状:脑室 - 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主要是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所致。一般在 1 周左右会逐渐消失。在此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
康复训练
脑损伤后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在伤后 1 - 2 年内有部分恢复的可能。家属应协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如语言、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一般 3 - 6 个月后进行门诊影像学复查。如果原有症状加重,如头痛、头晕、呕吐、抽搐,手术切口发炎、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脑积水患者留置分流管后的居家护理是一项长期且细致入微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属持续学习并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耐心陪伴与观察;唯有坚持科学规范的居家管理,方能稳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全程助力康复进程顺利圆满达成目标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