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蒙撤退”不是你的错:揭秘情绪背后的生理密码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段时间内情绪莫名低落、焦虑,对原本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劲,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如果是这样,那很可能是“荷尔蒙撤退”在悄悄影响着你。别担心,这不是你的错,而是我们身体内复杂生理机制的正常反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情绪背后隐藏的生理密码。
荷尔蒙,学名激素,是我们身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就像身体的“信使”,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调节着生理功能和行为活动。从生长发育到新陈代谢,从生殖繁衍到情绪调节,荷尔蒙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处于某些特殊时期,如女性的经期、孕期、产后,以及男性的更年期等,身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以女性经期为例,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会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在月经来潮前,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这种“荷尔蒙撤退”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身体上,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头痛、腹胀等不适;心理上,则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前综合征(PMS)。
孕期和产后同样如此。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多种荷尔蒙大幅升高,以维持妊娠和胎儿发育。而分娩后,这些荷尔蒙水平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就像坐了一趟“跳楼机”。这种快速的荷尔蒙撤退,使得新妈妈们的情绪变得极为脆弱,产后抑郁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据统计,约有 10% - 15% 的新妈妈会在产后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荷尔蒙撤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理因素。
男性虽然没有像女性那样明显的生理周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 40 岁之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也会出现类似“荷尔蒙撤退”的现象,被称为男性更年期。雄激素的减少可能导致男性出现情绪波动、疲劳、失眠、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那么,“荷尔蒙撤退”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呢?这要从荷尔蒙与大脑的关系说起。大脑中有许多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它们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血清素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多巴胺则与奖赏、动机和快乐感相关。荷尔蒙的变化会影响这些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当荷尔蒙撤退时,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下降,我们就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之中。
既然知道了“荷尔蒙撤退”会影响情绪,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明白情绪的波动并非是自己“矫情”或“软弱”,而是生理变化导致的正常反应。当情绪低落或烦躁时,不要过分自责,给自己一些宽容和理解。
在生活方式上,保持规律的作息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荷尔蒙平衡的调节。每天尽量保证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合理饮食也不可或缺,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坚果等,这些食物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稳定荷尔蒙水平。适当的运动也是缓解情绪的良方,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人产生愉悦感,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与他们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能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和理解,减轻心理负担。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活,甚至出现了自杀念头等极端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来改善情绪状态。
“荷尔蒙撤退”引发的情绪变化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困扰,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中的生理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就能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身心健康。记住,情绪的起伏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并不孤单,身体的变化并非不可战胜,让我们用知识和爱,温柔呵护自己,度过每一个情绪的“小低谷”。

首页    健康科普    “荷尔蒙撤退”不是你的错:揭秘情绪背后的生理密码
大名县人民医院 席忠
浏览量:0